荆州古城不似北方城池,方方正正,轴线对称,而是依地势起伏、顺湖池迂回;婉转逶迤、建筑精巧。荆州古城墙成形于三国,五代始修砖城墙,现存城墙为明清城墙,是我国现存延续时间最长,跨越朝代最多,由最初的土城演变为砖土合抱的唯一古城墙。全长11.28公里,有六门九楼。现存六门二楼,藏兵洞5座、炮台26座,瓮城、复城门等,异常完整。被誉为是"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"。
寅宾门位于荆州城东城墙中部,为荆州城东大门。寅宾门城台座西朝东,偏东南10°。箭楼城台座西南朝东南,偏南45°两城台均不在一条中轴线 上,与瓮城相交呈不规则的长方形,瓮城内空较长较宽,大部分偏北。寅宾门城台北侧置人行道、马道直上城台。南侧没有人行及马道设置,为夯土墙包裹,总建筑面积约2876.14平方米 。城台正面拱顶卷门上方置石匾一块,长2米,宽0.9米。 线雕正楷“寅宾门”三个大字。箭楼城台外护城河较宽。
城台上为宾阳楼,台基南北侧有踏跺,宾阳楼原为明末清初建筑,进深三间,面阔三间,穿斗、抬梁混合式结构,单层硬山式,屋面饰小青瓦。1985年11月由省政府拨款对城台进行了清理、加固及局部维修。1986年8月拆除了坍塌城楼,由国家文物保护科研所在原址上重建了宾阳城楼。重建的宾阳楼为重檐歇山式,楼高24.5米 ,东西宽15.13米,南北长35.61米, 采用大木框架结构,气势宏伟,造型别致,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格。上层设置露明回廊,东面檐下安装长2.6米,宽1.2米木制大匾额,黑底金字,有赵朴初题写的正楷“宾阳楼”三个大字。
公安门位于荆州城东城墙最南端,原为古城的水门,门外即为官船码头。该建筑由主楼城台、箭楼城台及瓮城墙体环抱组成,平面呈鹅蛋形。主楼城台座西北朝东南,偏东南75°, 箭楼城台座西北朝东南,偏东南40°,总体建筑面积约1250平方米。
城台上原建有城楼,名望江楼,后毁于战火,现仅存遗址。城台两侧有八字形挡土墙,东北处土城垣上有人行道踏步,西南处为土城垣包裹。
拱极门(俗称大北门)。位于荆州城墙北部西段。古时是城内外的主要通道。拱极门解放初期,护城河上仍有木制吊桥。城外为得胜街,城内三义街紧接城台。两街路面墁铺青石板,两旁为清末民居建筑。拱极门俗称大北门,古时称柳门,明称拱辰门,清乾隆时更名拱极门。
朝宗楼:位于拱极门城台上,重建于清道光十八年(公元1838年),座南朝北,重檐歇山式,面阔7间,进深5间(四周回廊在内)。
南纪门(俗称南门),位于荆州城南城墙中部,古时为荆州城南大门。南纪门城台、箭楼座北朝南,同在一条中轴线上,两侧瓮城为半弧形与之相交,瓮城墙上偏后呈对称形各开设一拱形便门,便门通道与城门通道相交星十字形,并用大青石墁铺。城台下两侧马道和人行道与主楼城台平行,且紧靠侧面墙体拾级而上至城墙上平台。城台顶部两侧设置人行踏步,与平台吻合,并与瓮城顶部人行道贯通,总体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。
远安门(俗称小北门),旧称维城门,清朝改为远安门。位于荆州城墙中部东段,分别由箭楼、瓮城组成。城外护城河护坡条石保护完整。古时土兵出征皆由此门出城,城内百姓希望远方的亲人平安归来,故得此名。
远安门城台上原有城楼,名景龙楼。抗战时期被日军摧毁,现仅存遗址。远安门城台两侧设有马道、人行通道,城台顶部两侧设有人行踏步台阶。城台正面及瓮城外墙上设置城垛,背面及瓮城内墙上设置女儿墙,城台、瓮城顶部青灰砖墁铺。
荆州古成历史文化旅游区建有湖北省首座城墙博物馆,展出的用石灰糯米浆夯筑整段城墙的墙体,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。这个微型博物馆犹如本厚重的史书。游人可以通过展出的部分史料和考古发掘出的实物,解读古城墙独特的修造方式。城墙博物馆建在小北门景区。
安澜门(俗称西门)。旧称龙山门,是通向城郊龙山(即八岭山)风景区的必由之路。位于荆州城西城墙中部,分别由箭楼城台,瓮城组成。
安澜门城台座东朝西,箭楼城台座东北朝西南,偏西南5°。同其他五座城台相比,安澜门城台与箭楼城台相距较远,两城台南角间距46.6米,北角间距48.35米。
瓮城南面一端与安澜门城台呈直角相交,另一端与箭楼城台呈弧形相交。瓮城北面一端与安澜门城台呈60°角度相交,另一端呈圆弧形相接,整个建筑平面近似于正方形,建筑面积约4707平方米。城楼为九阳楼,毁于抗日战争时期。解放初期,城台上建有三开间硬山式城楼,由于年久失修,破烂不堪,1983年拆除,现仅存城楼城台遗址。安澜门城台两侧设置人行道踏步、马道。城台正面拱门上镶嵌一块石匾,槽书“安澜门”三字。城台正面墙上设城垛,背面墙上设女儿墙。
(1)荆州城墙文字砖
在通往东门宾阳楼和大北门的朝宗楼的马道上有文字砖,文字砖记载了历代修建荆州城墙的漫长历史经过,反映了荆州所辖的行政区域变迁状况。明清“文字砖” 均是特制的青砖,在规格、质量上均有严格要求。“文字砖”一般长43厘米,宽22厘米,厚13厘米,每块砖厚约4公斤。
(2)马面藏兵洞
城墙上设有26座炮台(俗称马面),5座藏兵洞。每座按顺序编有号码,整体形制保存完整。5座藏兵洞特色鲜明,古老神韵犹存,其建筑风格,内部建筑结构设置独特,现仍为原状原貌。
(3)白马井
白马井为荆州城墙上一处重要军事设施,白马井外侧城墙上开有门,仅容一人一马出入,相传古代一旦城池遇有紧急情况,城内便派出信使骑上白色骏马,由此门出城,飞驰告急,求救搬兵,这就是名为白马井的缘由,可见这是一条极为隐秘的军事通道,既可用于通风报信,也可用于突围撒离,展现了荆州古城智慧而周密的防御体系。